雷火体育:傲然挺立的绿色脊梁

发布日期:2024-11-16 19:41:02 本文摘要:中国绿色时报12月29日报道2011年,在新一轮天保工程实施之际,作为祖国北方最大生态屏障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毅然作出承诺:力争到2012年,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20万公顷以上,活立木总蓄积量增长4000万立方米以上;到2020年,活立木蓄积量增长1.3亿立方米,为实现林业双增目标作出应有贡献。

中国绿色时报12月29日报道2011年,在新一轮天保工程实施之际,作为祖国北方最大生态屏障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毅然作出承诺:力争到2012年,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20万公顷以上,活立木总蓄积量增长4000万立方米以上;到2020年,活立木蓄积量增长1.3亿立方米,为实现林业双增目标作出应有贡献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属高寒地区,生态脆弱,一旦破坏,不可恢复。为保护好这片绿色林海,林区人始终将毫不动摇保生态作为林区的首要职责,生态建设不断加强。

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: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林地面积803.39万公顷,活立木总蓄积量8.87亿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75.6%提高到76.55%。据测算,林区平均每年贡献给国家70多亿元,而天保工程每年给林区投入5亿多元,每年的经济贡献相当于国家天保工程当期投入的12倍。一连串的数据充分证明,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国有林区前列。

而辉煌成绩的背后,是艰辛的付出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通过森林分类区划,调整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方向,将林区划为禁伐区和限伐区,对禁伐区实行严格管护,坚决停止采伐。

并根据森林分布及地理环境特点等,对不同区域和地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护,合理配置管护人员。目前,林区已实现了林业局、林场、职工三级管护网络体系,森林管护责任落实率达100%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严禁超限额、超计划采伐为切入点,严格管理生产、运输、加工、流通的各个环节;层层建立了资源管理责任制,建立了调查设计三级验收制度,提高了设计质量;严格伐区管理验收,全面提高了伐区作业质量;加大对占用林地的监管力度,建立了对建设单位林地使用情况跟踪检查、全过程监管的机制。

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借助棚户区改造的契机,实施生态移居工程,扩大林区腹部无人区面积,降低了森林资源隐性消耗,将不符合当前生态保护要求的47个林场撤并,将3622户居民从山场迁移到局址所在地。仅2009年,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就新增林地面积2642公顷,减少移居前生产生活取暖用柴等森林资源消耗近3万立方米。从2007年开始,作为速丰林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,大径材培育试点项目已连续4次落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。按照大径材培育试点工作有关要求,林区顺利完成了场地选择、苗木准备、调查设计等试点建设任务,累计完成大径材培育任务600公顷;营造沙棘、五味子等经济林3300多公顷,初步形成了沙棘种植、生产、加工一条龙;2009年,又开展了蓝莓引种试验,生产基地面积已达37公顷。

目前,林区已实现生态林、用材林与经济林协调发展,由单纯追求生态效益向实现综合效益转变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提升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水平,目前,林区共建成4个国家中心测报点,20个林管局级测报站,121个林场、经营所、管护站的测报点,结合沟系管护、家庭林场、护林员,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立体监测预警网络,为大兴安岭林区莽莽林海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。

(张俊涛)。


本文关键词:雷火·竞技(中国)电竞网站,雷火体育,雷火·竞技

本文来源:雷火·竞技(中国)电竞网站-www.miniwebdev.com